臭氧污染已潜伏多日你是否也感觉,最近京城的天儿不错。
如果湟水河周边都建立起这样的工程,将有利于湟水河生态环境的修复。省环境科学研究设计院院长翟永洪介绍:这个项目总面积14000平方米,主要处理对象是乐都区污水处理厂尾水,采用复合型潜流人工湿地+表流人工湿地的生态型人工湿地污水生态处理系统工艺,也就是通过基质-微生物-水生植物三位一体的物理、化学和生物三重协同效应,实现对污水的高效净化,使水质达到并优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的Ⅳ类水体标准。
详细了解了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流程及原理后,检查组认为:这种创新方法很好,各地政府应该因地制宜,借鉴学习。说它神奇,当然不仅仅是因为它看上去像是一座公园。青海海东市乐都区碾伯镇东岗村村民方志孝所说的公园,却是乐都区污水处理厂东侧的湟水流域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示范工程。总的来说,达到了经济和环保的双赢。湿地的用水通过管道从污水处理厂的出水口引出后,先进入潜流湿地利用,再通过表流湿地汇入湟水河。
自然潜流的水,从地下渗出后,经过地面上植物吸收后,达到净化水质的作用,整个处理过程完全符合环保理念,虽然初级建设时成本较高,但后期就可以不用人管了。平时闲了,我们村的大人、娃娃们就喜欢带着酿皮、凉面、啤酒,提着小马扎,到公园里耍一天,美得很。比如,各界普遍认为,《大气污染防治法》应围绕区域空气质量目标管理和实际大气环境容量、实时排放流量控制相结合的模式进行立法,如总量控制指标的分配按年分配,没有考虑大气环境的实时质量、实时容量和大气污染物的实时排放流量。
昨日,业界多位专家都表达了对修订草案二审稿的质疑,认为即使到了二审也只是不伤筋骨的小修小补,很多重要问题根本没得到解决。去年底,《大气污染防治法(修订草案)》首次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至今已过去7个多月了。日前,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大气污染防治法(修订草案)》进行了分组审议,而这已经是该法继1995年、2000年后进行的第三次修改了,目前该修订草案已是二审稿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是攻坚战和持久战,动员全社会力量形成合力,建设生态文明先行区广大群众是当然的主角。
环境的警钟日日惊心,生态的保护时不我待。三江之源、中华水塔在青海,全球气候变化的启动区在青海,青海这个国家、甚至亚洲、北半球乃至全球最重要的生态屏障,如何用生态保护优先的理念协调推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始终是青海省委、省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
青海72万平方公里的高原大地,不仅是国家生态保护的重要组织部分,同时, 这里还生活着500多万高原儿女,他们不仅是高原的主人,更是高原生态保护的主力军。青海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潜力在生态、最大的责任也在生态。党的十八大首次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强调要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为此,青海省委省政府主动下调经济增速预期指标,将十二五规划预期经济增速由12%调整为10.5%,将2014年预期增速由10.5%左右调整为9%,以更大力度统筹推进生态保护、建设、治理和制度创新。
这种生态保护的坚定信心并不仅仅停留在青海的决策层上。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建设美丽青海,其最终目标是和全国同步迈入小康。积极担当生态保护的政治责任,以生态保护优先的理念协调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统筹落实四个全面,把青海建设的更加和谐美丽青海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方向明确,信心坚定。它意味着将以更大的决心和勇气,重新协调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使我们的资源环境既能满足现在的需求,又不对未来的需求构成危害。
树立生态保护优先的理念,并不是降低对发展的要求,更不是不要发展,而是要在绿色、低碳和循环的道路上推动更高水平的发展。坚持生态保护优先,在保护中发展,当两者发生冲突时,决不能以破坏生态、损害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
青海脆弱的生态环境,保护好不易,破坏后恢复则更难。只有充分依靠群众,我们的前行之路才能筑牢夯实
环保部原总工程师、中国工业环保促进会会长杨朝飞,环保部科技标准司司长熊跃辉等出席了启动仪式。作为活动发起方之一,北京清新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开元表示,清新环境参与发起这项公益活动,是希望用多年的技术创新成果推动国家环境事业发展。据悉,此次活动是新华社全媒体治霾在行动系列活动的重要分支。由新华社全媒体联合北京清新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E20环境平台共同发起的清新环境纪录治霾践行者公益活动,近日在北京启动。目前该技术已成功应用于山西云冈电厂、河南孟津电厂、重庆万州电厂、安徽安庆电厂等各类大型燃煤电厂机组,助力我国数十台大型燃煤机组实现超低排放。据了解,SPC-3D技术是清新环境于2014年底自主研发成功的超低排放新型技术,集清新环境多项专利技术于一体、创新性强,具有单塔高效、能耗低、适应性强、工期短、费用低、不额外增加场地、操作简便等特点,适用于燃煤烟气SO2和烟尘的深度净化,尤其为我国燃煤电厂实现烟气的超低排放提供了解决方案。
为协助电力及非电领域的更多工业伙伴进行节能环保改造,清新环境将公开分享公司的核心专利技术清新环境单塔一体化脱硫除尘深度净化技术(简称SPC-3D技术)。活动将通过拍摄纪录片的方式,纪录在治霾领域以科技研发、实业创新、技术实践不断贡献力量的优秀案例,以优秀人物激发全社会的治霾热情
环保部原总工程师、中国工业环保促进会会长杨朝飞,环保部科技标准司司长熊跃辉等出席了启动仪式。为协助电力及非电领域的更多工业伙伴进行节能环保改造,清新环境将公开分享公司的核心专利技术清新环境单塔一体化脱硫除尘深度净化技术(简称SPC-3D技术)。
活动将通过拍摄纪录片的方式,纪录在治霾领域以科技研发、实业创新、技术实践不断贡献力量的优秀案例,以优秀人物激发全社会的治霾热情。作为活动发起方之一,北京清新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开元表示,清新环境参与发起这项公益活动,是希望用多年的技术创新成果推动国家环境事业发展。
据悉,此次活动是新华社全媒体治霾在行动系列活动的重要分支。据了解,SPC-3D技术是清新环境于2014年底自主研发成功的超低排放新型技术,集清新环境多项专利技术于一体、创新性强,具有单塔高效、能耗低、适应性强、工期短、费用低、不额外增加场地、操作简便等特点,适用于燃煤烟气SO2和烟尘的深度净化,尤其为我国燃煤电厂实现烟气的超低排放提供了解决方案。由新华社全媒体联合北京清新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E20环境平台共同发起的清新环境纪录治霾践行者公益活动,近日在北京启动。目前该技术已成功应用于山西云冈电厂、河南孟津电厂、重庆万州电厂、安徽安庆电厂等各类大型燃煤电厂机组,助力我国数十台大型燃煤机组实现超低排放
6月30日,由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清华大学等25家权威环保单位联合发起的环境保护技术验证评价(ETV)联盟在京正式成立。据介绍,环保技术验证评价联盟是社会化、市场化、专业化的第三方环保技术验证评价项目合作平台,面向科研机构、企业、政府和个人,提供高标准环境技术验证评价服务,基于客观的评价方案等,为环保新技术性能和效果提供第三方证明。
截至2013年5月,全球完成验证评价项目1368项。至2015年,开展ETV有关工作的国家超30个。
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美、加、日、韩、欧盟等国家和地区环保部门先后建立ETV制度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副组长刘云山、张高丽出席会议。
会议指出,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试点,主要目标是探索并逐步形成一套比较成熟、符合实际的审计规范,明确审计对象、审计内容、审计评价标准、审计责任界定、审计结果运用等,推动领导干部守法守纪、守规尽责,促进自然资源资产节约集约利用和生态环境安全。要坚持依法依规、客观公正、科学认定、权责一致、终身追究的原则,围绕落实严守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的要求,针对决策、执行、监管中的责任,明确各级领导干部责任追究情形。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试点方案》、《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试行)》。会议强调,现在,我国发展已经到了必须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阶段。
对造成生态环境损害负有责任的领导干部,不论是否已调离、提拔或者退休,都必须严肃追责。昨天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组长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四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要把环境问题突出、重大环境事件频发、环境保护责任落实不力的地方作为先期督察对象,近期要把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作为重中之重,重点督察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解决突出环境问题、落实环境保护主体责任的情况。会议指出,建立环保督察工作机制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抓手,对严格落实环境保护主体责任、完善领导干部目标责任考核制度、追究领导责任和监管责任,具有重要意义。
要强化环境保护党政同责和一岗双责的要求,对问题突出的地方追究有关单位和个人责任。昨天的深改组会议还审议通过了《环境保护督察方案(试行)》、《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关于推动国有文化企业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指导意见》。